疫情下,福建紡織鞋服這個萬億產業為何能逆勢成長?
數據顯示,2019年,福建紡織鞋服規上工業實現營業收入達1.1萬億元,其中紡織服裝實現營收7406億元,居全國第五;製鞋業實現營業收入3618億元,運動鞋類規模居全國第一。但是疫情之下,整個產業發展麵臨種種困難和壓力。
行業發展中的困難和挑戰,必須靠發展來解決。經過數十年發展,福建的紡織鞋服已形成完整產業鏈,成為其應對危機的最大底氣。近段時間以來,該行業直麵短板和不足,走出了一條化危為機的路徑。
借“新經濟”之力解銷售困境
今年初以來,疫情對紡織鞋服行業的衝擊顯而易見。
福建省紡織服裝產業也麵臨外需市場不振的出口壓力,海外客戶延單、退單現象較為普遍。外銷不暢正在加速倒逼企業出口轉內銷、線下轉線上,網紅經濟、共享經濟、社群經濟等新模式、新業態層出不窮。
麵對旗下產品實體店一度八成以上關閉、線下銷售幾乎陷入停滯的困難局麵,安踏積極應對,將k8官网ag旗舰厅重心轉到線上。通過發動公司及加盟商開啟“全員零售”模式,安踏變“等客上門”為“出門找客”。
“我們的‘全員零售’是從高管到普通員工、從銷售到後台支持團隊的總動員,累計超過3萬名員工及經銷商夥伴參與拓展線上微商、網絡營銷、社群營銷等營銷新模式,並第一時間聯動供應商體係,綜合供應商工廠的產能、員工返崗等情況,及時調整訂單分配,暢通產業鏈供應鏈循環。”安踏副總裁李玲說。
“全員零售”帶動安踏線下產能加快恢複,5月份實現業績與上年持平,6月份勢頭迅猛。特別是“6·18”大促銷期間,電商累計成交14.3億元,同比增長78%。
向新經濟要動力的不隻是安踏。才子男裝發動全國2000多家門店的店長進行“直播帶貨”,為配合此策略,企業還縮減“期貨製”比例,調整為更適合快速反應的“配貨製”,並在新技術、新材料、新款式上下功夫,以吸引年輕客群;柒牌則找來人氣主播帶貨,創下6個小時銷售近400萬元的佳績。
福建省工信廳有關負責人表示,當前,福建省鼓勵各地立足區域實際,發揮品牌優勢,把推動線上升級作為暢通產業鏈循環的重要舉措,借助各類線上平台,推動紡織鞋服重點地市、園區、企業開展產供銷對接,上下遊配套,擴大線上市場,拓展內外銷渠道,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營銷體係。
拓展終端多元化補供給短板
“瑜伽服、健身衣等輕運動產品和泳裝生產工藝類似,但以前隻是少量生產。現在泳裝訂單萎縮,就要加大瑜伽服等產品的生產。”七彩狐泳裝董事長洪建庫說。
今年第一季度,七彩狐隻接到往年六成的訂單。麵對嚴峻的外貿形勢,洪建庫選擇主動求變。
在與客戶的溝通中,他發現,宅在家的國外消費者對瑜伽服等室內運動產品的需求顯著增加。經由小批量生產、出貨後,客戶不斷追單讓洪建庫喜出望外。疫情發生以來,瑜伽服訂單銷售額已超7000萬元。
隨即,企業又把生產延展到彈力褲、時尚防護口罩等領域。“以目前的情況來看,今年業績能與去年持平。”洪建庫說。
記者從省紡織行業協會了解到,當前福建省紡織終端產品以鞋服為主,產業用紡織品、家用紡織品相對滯後,除主流鞋服品牌市場占有率較高外,一些企業在品牌培育、產品設計上存在跟風現象,產品同質化較嚴重。在疫情之下,供給不強的短板愈發凸顯。
業內人士認為,未來紡織終端產品的功能將不斷強化,終端應用場景正加快向多個領域廣泛延展,市場需求旺盛,福建紡織鞋服行業必須靠拓展終端多元化來增強抵禦風險的能力。
疫情發生以來,福建省紡織鞋服企業在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指導幫扶下,緊急跨界轉產,扛起醫用防護物資生產供應重任。也正是得益於紮實的產業基礎,短時間內,全省口罩生產企業從8家增加到230多家,醫用防護服生產企業從1家發展到30多家。
福建省工信廳有關人士表示,目前,福建省正在推動行業延伸拓展下遊產業鏈。服裝方麵,加快發展新一代時尚、功能、智慧服裝;拓展產業用紡織纖維生產、非織造、加工裝備、成品應用等產業鏈,推動醫療衛材、安全防護、公共應急、新基建等產業用紡織品開發應用;製鞋業方麵,則引導企業加快功能性鞋類產品開發應用,拓展矯正鞋、醫美鞋等康複類產品,促進分眾化、個性化、差異化發展。
從高端配套中挖掘發展潛能
作為國內紡織行業首個綠色工業建築三星級項目,鳳竹紡織安東新廠目前已進入設備進場和調試階段,預計今年9月底可投入使用。
記者了解到,這一廠區各個環節都采用節能環保的設計:屋麵搭設3.6萬平方米太陽能光伏係統,年發電量500萬千瓦時;兩級回用設計的中水反滲透膜係統,可使汙水回用率達50%以上;4台煙氣回收處理設備對廢氣進行高效回收淨化處理,並進行餘熱回收,一年可減排5000噸標煤……新工廠還將采用25項智能綠色高端裝備技術,是一座智能、綠色現代化染廠。
“智能化、綠色化是印染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,不這麽做,就無法解決成本高、質量差的問題,無法應對行業帶來的挑戰。”企業行政總監葉煒剛說。
當前,全球纖維材料發展正向多結構、多功能、超性能、智能化和綠色化方向發展,產業化應用不斷深化,為福建省紡織服裝產業發展拓展新的空間。
危機之下,福建省不少紡織鞋服企業,尤其是上遊企業,堅持投入資金實施技術改造,持續推進綠色化、智能化、高端化轉型,挖掘進一步發展提升的潛力。
位於莆田的華峰華錦公司持續推進綠色轉型,打造低碳、綠色、循環產業鏈,增強抗擊市場風險和應對能力。目前,華峰綠色纖維產業園項目正在加速推進。“我們目前正在啟動實施綠色纖維及廢舊紡織品回收利用項目,開發可回收利用纖維原料、研究新型紡織纖維原料、發展綠色纖維材料及製品,以進一步補齊補強產業鏈條,加快由傳統材料向綠色纖維轉型升級。”董事長方華玉說。
如今,華峰在全球擁有300多人的設計和研發團隊。依托強大的研發力量,自主研發時尚潮流舒適麵料、綠色功能性紡織等新材料新品種300多項,獲得專利207項。盡管受疫情影響出貨減少,但產品特色優勢仍在,上半年公司營收同比基本持平。
在南平,閩瑞合纖加大研發創新力度,由低端再生滌綸轉向全麵生產ES纖維,目前訂單情況良好,正滿負荷生產,全年產值預計將增長60%以上。
在紡織行業重鎮長樂,永榮控股正加快錦江科技智能化、綠色差別化錦綸纖維等重點項目建設;金綸高纖則持續推進高性能PTT纖維及其複合纖維研發與產業化等項目建設,瞄準的都是彌補產業高端配套不足的短板。
業內人士分析,盡管福建省紡織鞋服產業鏈相對完備,但生物基及高技術纖維幾乎還是空白,高性能纖維混紡、高支高品質紗線及織物開發還不足,高端印染及後整理能力還不強,省內高端麵料供應自給率不足40%,因此在高端配套領域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,這也將成為下一步的轉型升級方向。
文章來自:福建日報
來源 | 中國皮革協會
溫馨提示:如果本公號轉載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權、名譽權等問題,請盡快與本公號聯係,本公號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妥善安排處理。